《国富论》精髓:亚当·斯密提出的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三个经济学理论:劳动分工理论、生产要素理论和宏观调控理论
发布日期:2021-06-29 11:38:46 浏览次数:3 分类:技术文章

本文共 2418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8 分钟。

《国富论》书中的精髓:亚当·斯密提出的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三个经济学理论:劳动分工理论、生产要素理论和宏观调控理论。

我们先来说说《国富论》诞生的背景。《国富论》出版于1776年,这是英国资本主义产生的萌芽期。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号角即将吹响,九年后,英国发明家瓦特的改良型蒸汽机将席卷整个欧洲大陆。狄更斯的《双城记》中提到的“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说的正是这个时间节点。此时的英国可以说是欧洲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虽然英国的手工业开始向机械化过渡,但其产业发展为了扫除障碍,急需一个自由的经济学体系为其开道。在这个时候,《国富论》诞生了。

斯密认为,经济可以由微观和宏观两个维度进行解释。

从微观角度,每个人都为了自身利益辛勤劳动。比如,农夫生产农产品,理发师为人剪发,他们所从事的劳动都能够变为可交换的价值,帮助他们满足个人欲望;从宏观角度,由于社会上的每个个体在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会自动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可以把每个人的私利转变为国家的财富。

而看不见的手来自于自由市场机制本身,这就是市场的供求关系。

在斯密去世后的三百年里,一批又一批经济学家发展出了各种经济理论。包括大卫·李嘉图的贸易理论,马克思提出自由经济会产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甚至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中,都有斯密的影子。斯密的学说对后世的影响是如此的深远,那么,他的《国富论》中究竟有哪些重要的观点?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斯密在本书中提出的三个核心理论。

斯密提出的第一个核心理论是“劳动分工理论”。

分工就是每个个体完成生产制造过程中的特定而不是全部环节。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财富的积累,这是一个企业能够高效运行的核心秘密。

在书中他举了一个经典的制造别针的例子。如果一个别针由一个人完成,他每天能够制造20个;而如果10个人进行分工生产,那一天能够生产48000个别针,分工让生产力提高了240倍。

为什么分工能够大大提高劳动者的工作量呢?其一,是因为每一个特定环节的工人技能得到提升;其二,分工免除了在不同类型工作之间切换损耗的时间;第三,大量精简劳动机械的发明,使得一个人能够胜任多个人的工作。

分工逐渐形成了专业主义,而后它又上升到了匠人精神的高度。有了分工,大家都变成了各自领域的高手。于是,人类有了一个伟大的构想。我们可以通过交换、通过贸易,满足彼此的需求。整个经济的大厦万丈高楼平地起,人类经济从自由市场交换的那一刻开始,就迎来了指数级别的爆发。

《国富论》中的第二个核心理论是生产要素理论。斯密在书中建设性地提出了经济研究的三大要素:土地、劳动和资本,而这三类要素分别属于三大阶级,他们是:地主阶级、劳工阶级和雇主阶级。

你是不是有点奇怪,为什么劳工阶级会排在雇主阶级的前面?

在书中,斯密对于这个问题是这样解释的:首先,在三大阶级中,与社会普遍利益关系最为密切的是第一阶级,也就是地主阶级的利益。凡是能增进社会普遍利益的,也一定会增进地主阶级的利益;凡是损害社会普遍利益的,也一定会损害地主阶级的利益。说这个阶级是第一阶级,我想没有人会反对。但是,这个阶级有一个问题:因为他们不需要劳心劳力,也不需要精打细算就能够获得收入,所以他们很自然地就会变得懈怠,陷于无知的境地。

接下来我们说第二个阶级——劳工阶级。在斯密所生活的年代,大家普遍认为拥有像金银这种贵金属才是财富的象征,但斯密通过他深刻的洞察力第一次提出了劳动才是创造财富的源泉。劳工阶级就是以劳动为获取财富主要手段的社会阶级。社会财富增长快的时候,劳工的工资也会相应的水涨船高;社会陷入衰退的时候,劳动者的生活水平就会下降。这个群体在社会中是一个最大的群体,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但是啊,因为这个阶级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精进自己的技艺,所以缺少了解社会普遍利益的能力,因此也很难对繁多的信息做出有效的判断。所以,这是一个容易受到剥削的阶级。即便如此,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上,劳工阶级却是实实在在属于第二个阶级的。

最后一个阶级是雇主阶级。为啥他们被排在最后?因为他们是靠利润为生的。如果企业没有利润,那当老板的是要亏钱的,这可是要比劳工阶级风险大的多。正是因为作为雇主承担着很大的风险,所以他们在市场的敏感度方面远远高于前两个阶级。风险和收益并存,使得他们更有可能获取超额的收益。

斯密所生活的年代是英国资本主义的萌芽时期,主流社会对商人的态度都是非常藐视的。在当下的中国,像马云、王健林这样的企业家被我们所熟悉,他们也拥有着很高的社会地位。但是,纵观世界历史,商人在大多数民族的大多数时间里的地位并不是很高。中国自商鞅变法以来,也素有“士农工商”的阶级等级。听到这儿,你是不是会有“劳动最光荣”的感悟呢?

最后,我们来说说宏观调控理论。

宏观调控理论简单来说就是市场上“看不见的手”。我们知道,斯密提倡开放的贸易市场,这也是西方经济学的基石。但是,自由是不是意味着不需要管理和监督?

斯密的答案是,自由是市场的属性,大多数情况下,价格由市场供需自行决定,但是在有些情况下市场是会失效的:比如,市场不能消除垄断和非公平竞争,有时候也没有办法满足民众对公共产品 的需求,这个时候就需要国家动用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

降息、降准以及货币发行等等行为,这些都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国家和我们老百姓一样,也都是通过各种数据指标来检验各种政策是否达到了好的效果。

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就是稳定物价、保持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甚至是维持国际间的贸易收支平衡,所有这些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经济调控手段,其实思想都来自于这本《国富论》。

说到这里,斯密的三大经济理论就讲完了,相信你已经对亚当·斯密的核心观点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对于如何实现社会财富,斯密给出的答案是在自由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进行分工的高效工作,这才是实现国家财富最有效的途径。

转载地址:https://blog.csdn.net/zz18838/article/details/113788965 如侵犯您的版权,请留言回复原文章的地址,我们会给您删除此文章,给您带来不便请您谅解!

上一篇:《动荡的世界》精髓:什么是动物精神?动物精神又是怎么影响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以及我们该如何预防动物精神,避免危机再次发生。
下一篇:《生活的经济解释》精髓:台湾大学经济系教授熊秉元是如何用经济学的眼光看生活的?

发表评论

最新留言

路过,博主的博客真漂亮。。
[***.116.15.85]2024年04月27日 06时03分4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