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读深思 宁静致远
发布日期:2021-07-29 11:13:43 浏览次数:4 分类:技术文章

本文共 8284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7 分钟。

【剖析篇】默读—— 一只亟待张开的翅膀

细想听了这几节语文课,感觉每堂课都是书声琅琅,师生交流高潮迭起,可谓热热闹闹,气氛活跃。但沉下心来起来总觉得少些什么。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发现问题,推理判断,归纳综合等,而不让学生默默读书,静心思考,这是否太难为我们的学生了。试想,教师钻研教材,要靠默读;在图书馆看书看报要靠默读;学生考试分析短文或做数学应用题也是靠默读。为什么在课堂上却不让他们默读呢?没有潜心地默读,能发现问题吗?能综合归纳吗?能自得自悟吗?因为灵魂的远翔需要宁静,思想的放飞需要空旷。我们的课堂将因宁静而致远。审视时下的语文课堂,阅读似乎与朗读划上了等号。课堂热热闹闹太多,安安静静过少;师问生答太多,静心思考太少。殊不知,没有了安静的氛围,学生不能静思默想,语文学习就会在这琅琅的书声中失去许多东西。那么教师们为什么不愿多留点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默读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惧怕“无声世界”的沉闷

新课程实施以来,在课上,读书的时问多了,读的量也足了,但是在不经意间,我们的阅读教学又步人了“读”的误区:重“读”轻“阅”,甚至只“读”不“阅”,用“书声琅琅”代替“静思默想”。学生读了一遍又一遍,结果,课堂上热热闹闹的,下了课学生心里却空空荡荡。我们说,朗读固然重要,默读同样不可或缺,就是我们教师备课,解读教材,不也是靠反复默读,一边细细读书,一边咀嚼品味,时而俯读,时而仰思,时而在字里行间圈圈画画,时而在重点地方批批注注吗?为什么学生学习课文反而不让他们默读思考了呢?没有了静思默想,学生能发现疑问吗?能咀嚼品味吗?能自读自悟吗?能综合归纳吗?所以,就阅读教学而言,朗读与默读,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必须同等训练,比翼双飞。

如今,教师敢在公开课上安排大段的时间,让学生边读边查,边读边思,边读边划,边读边写。可是,让学生静下心来沉思默想,与文本进行真切对话的却不多。因为这样一来,会被不少听课者评为课堂气氛沉闷没有新课程气息,等等,故而许多教师因噎废食 ,怕这样做会造成课堂的冷场,很少肯花时间让学生潜心地去默读课文,去思考问题。很多时候,静思、默读只是一种形式,如蜻蜓点水,戛然而止,没有真正地落实到位,没有真正地将默读放在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充满了。听,课堂上充满着琅琅的读书声和此起彼伏的讨论声;看,教学过程中设计的极具个性的表演及形式多样的作品展示……这一切,使平静的课堂变得热闹”,使单调的课堂变的生动 冷落了与朗读同样重要的静思默想

 新课标明确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阅读、略读和浏览”。这就是说,语文课既要“读”又要“阅”;既要“书声琅琅”,又须“静思默想”。因为默读的速度是由学生自己控制的,这就有利于他们边读边想,遇到重点、难点之处,可以反复读,细细品,还可以停下来思考一番,进行质疑,待明白后,再读下去。再说,学生只有静下心来,沉浸于文本之中,才能调动起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进行不同的解读,产生独特的体验,才会使文字符号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图像在其脑海中越来越清晰,才能越来越深入地走进语言文字描绘的境界之中,感悟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才能人境悟情,为有效对话进行必要的铺垫,积蓄丰富的“谈资”。

二、曲解“以读为本”的内涵

近日,到完小参加教研活动,一位教师执教《去年的树》。上课伊始,该教师就宣布“《去年的树》一文对话较多,老师打算通过朗读来学习这篇课文”。接下来教师让学生一会儿自由读、开火车读,一会儿表情读、分角色读,一会轮读、对读、齐读……一节课用了十多种读法,读书声不断,课堂成了“朗读”舞台。

 新课程指出,阅读教学要“以读文本”。确实,“读”是阅读教学永恒的主题。“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但“读占鳌头的“读”不仅仅体现为书声琅琅的有声朗读,还有同样重要的静思默想。《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学段的默读均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众所周知,语文课程目标之一是“养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在现实生活中,“默读算得上是人们终生学习的一种主要阅读方法,仅仅重视朗读而忽视默读,就曲解了“以读为本”的内涵。阅读教学追求的是全面而又完整的“读”,并非片面的“读”。

听完课,我很随意地问几个学生:“鸟儿为什么要这样苦苦找寻树呢?”学生们思考了一会儿,回答说:“因为鸟儿对树承诺过要唱歌给他听。”很显然,课堂上形式多样的读,并未让学生对本文的主旨——“友谊”有深刻的体会。

我认为学生对文本语言文字的感悟,需要在静心默读中完成。学生只有静下心来默读文本,沉浸于文本之中,才能调动起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作出不同的解读,产生独特的体验,才能让学生越来越深入地走进语言文字描绘的境界之中,为有效对话做好必要的铺垫。要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充分地,或朗读,或轻声读,或默读,用心去感悟、揣摩文本,与作者去对话,与作者的心灵去碰撞。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自由辐射,想象才能自由放飞,学生才能真正读出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阅读。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度地沉默是不可缺少的,千万别将静思默读打入冷宫。读,当与思并行,只读不思,纯然是小和尚——有口无心,或者是在有感情地念经。

【反思篇】默读—— 一只美丽多情的翅膀

审视当前语文课堂上默读淡化的倾向,我们很有必要重新感受默读的温度,感受默读这只翅膀的美丽多情。语文教学实践证明,默读作为阅读主体的内部精神活动,既适宜于逐字逐句,其作用是多方面的。

一、默读能提高阅读速度,提高阅读效率,能体现内部精神活动

   默读的独特性在于它不出声,不像朗读那样将文字转化为语言,通过眼、口、耳﹑脑的协同合作来完成阅读,这样,注意力分散了,思维也受到干扰。心理测试表明,小学生默读时每分钟阅读300500字,最快一分钟可达700~800字。默读可以很快地读完一篇作品,特别是知识性很强的文章。比如,我在一班教学《新型玻璃》一文时,我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各种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他们根据自主理解批、划、圈、点,默读不到10分钟便对各种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了如指掌,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成为玻璃,自我介绍,由于节约了阅读时间,可以有多余的时间让学生展示默读成果,因而学生兴趣盎然,阅读效果十分明显。而在二班教学同一课时,我要求学生自由朗读,十分钟后,大部分学生对玻璃的特点和用途竟知之甚少,有的还刚刚读完,没来得及细细思考时间就到了。只有少数同学做了不太全面的回答。由此可见,默读的效率和效果非常明显。
    二、默读能保持阅读情绪,有利于静心思考,能体现阅读的个性化
   《课程标准》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说,默读最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更能关注阅读的个体差异。比如说在默读过程中,遇到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多看几遍,还可以结合上下文多读几遍,可以停下来思考、质疑,可以不影响他人,也不受任何限制,读到动情处还可细细咀嚼,品味再三,能有效提高阅读的思维和理解能力。
   我曾多次观察我的女儿读书,虽说有些字她还不认识,可她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坐在沙发上读书,读到动情处,抿嘴一笑,读到激动处,泪眼朦胧……这说明她读懂了,已经进入了角色。我问她那些不认识的字她是怎么对待的,她说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猜。我从书中找出具体的例子,她居然把字意猜得八九不离十。由此,我想到,在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在大力提倡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的今天,默读的优势、功能和价值实在不容低估,培养默读的习惯也迫在眉睫。
   三、默读是适用性很强的阅读方式,能体现终身化学习的需要
   从阅读的能力发展过程来看,朗读为默读准备了条件,默读是阅读的高级阶段。如在图书馆、在教室里为了不影响别人,就可以用默读的方式来获取文字信息和科技知识,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语言的优美,而且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完成阅读,提高单位时间的阅读效率。这也是现代社会人们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既然默读是终身化学习的需要,教师在注重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默读能力的提高和默读习惯的培养,为学生终身生化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默读是一种最基本、最常用、最有效的阅读方式。不仅是语文学科,学习其他学科也应普遍采用这种阅读方式。应该说,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主要是通过默读的方式体现的,学生的默读能力和默读习惯关系着学生终身学习的质量和进程,而语文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和默读习惯的特殊任务。语文教师,实在应该重视默读的训练和默读习惯的培养。

【策略篇】默读—— 一只快意曼舞的翅膀

当前,语文教学中静思默想屡屡缺席的失衡现象亟待匡正,静思默想的回归才能实现的平衡,感知内化的和谐,欣赏感悟的共生……语文课堂有了这种辨证的统一,才是理想的课堂。语文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默默读书的,一个细细品味的,一个静静思索的 我们的语文教师应该多留给学生一份潜心思考的平静,还学生一个品味的空间,给学生一个涵咏的时间,让语文课堂如同花蕾般悄然绽放,花瓣一片片展开,展开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闪耀着孩子们思想的独特光辉。

那么,如何在课堂实践中让默读这只翅膀扇动出阅读的精彩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针对学情,夯实默读基础

奠定坚实的默读基础是默读能力提升的前提。语文课标对第一学段的默读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这样的要求是适度的、科学的、不可忽视。

对此,语文教师要理解到位,实施到位。笔者认为,在小学二年级下学期就要开始学习默读了。这一阶段的默读训练要求很低,坡度要小,这样才符合低年级学生默读能力形成的规律。因此,我们应该对低年级学生在学习默读过程中所经历的两个阶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第一阶段:明显的嘴动阶段。初学默读的儿童受朗读的影响,虽然努力想不出声,但嘴唇还是不断地翕动,仍会发出轻而急促的声音。这是因为儿童还不能把看到的文字转化为意义,仍然需要依靠小声朗读才能领会意义。它的机制仍然是“目视——口诵——心会”。朗读的模式仍在起作用。

第二阶段:潜在的嘴动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儿童可以做到嘴唇不动,也不发出声音。但是,喉头肌肉仍在做发音样的活动,成为“默朗读”。默朗读虽然不发声,但阅读速度难以提高。

基于上述因素,面对学生默读中出现的“嘴唇翕动”“发出轻而急促的声音”以及“默朗读”等现象,不可操之过急。因为,这是学生默读能力生成中的必然现象,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不是在建构空中楼阁。

默读训练要有梯度性。首先,二年级初次进行默读训练时,要求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读时要集中注意力,看准字,不跳行。采取怎样的辅导方法呢?较好的方法是“轻声带读法”,即教师轻声读书,学生目看课文,嘴不出声。但教师要提醒学生不要用手指着文字。一开始训练时要放慢些,后来逐渐加快速度。这一阶段,就组织学生进行默读训练的选文而言,适宜选用儿童感兴趣的故事和童话。如人教版教材中的《三个儿子》、《小鹿的玫瑰花》、《我不是最弱小的》、《丑小鸭》等都是进行默读训练的好素材。在教学中,教师要用好教材,把默读训练落到实处。其次到三四年级,要边读边思,做到眼到、心到。能理解文章词句中包含的意思,了解作者思路以及表达方法。边看边记忆,切勿读后面,忘前面。要边读边画,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如遇到不认识的字画上圈;不理解的词画横线;不懂的句子画个问号等。使用符号时,自己要前后统一。这样再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翻阅参考资料。真正做到自得自悟。到五、六年级要求更高些,不但会默读,而且要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二、强化指导,提升默读技能

默读能力是在初步掌握了朗读技能的基础上,通过训练发展起来的。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默读能力呢?

1、指导学生“默朗读”

所谓“默朗读”,是指大脑的语言中枢以及相关的发音器官都处于强烈的冲动之中,会出现内听现象或情不自禁地发出很轻、不易觉察的声音。从小学二年级下学期开始要求学生默读,要求教给学生默读的方法,逐步做到不指读,不出声,一边读,一边思考。如果突然要求学生默读,可能大部分学生做不到。为此,我们可先指导学生“轻声读”。如,在要求学生默读之前,有意识地设计“轻声读”的环节,并鼓励学生读得越轻越好,读的时候还要提出“边读边想”或“边读边做标记”等要求,为“默读”作铺垫。

2、教给学生默读的方法

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应逐步提高默读训练的要求。如:默读要做到“三不”,即不出声,不动嘴唇,不指读;还要做到“三到”,即眼到、心到、手到。所谓眼到,就是认真用眼看,不能一目十行。所谓心到,就是看到哪儿,想到哪儿,集中注意力,理解课文内容,思考、分析课文中提出的问题。所谓手到,就是随时动手划、注,或作一些其它标志。实验证明,初学默读时,绝大部分学生有嘴动并发出轻声现象,眼动没有规律,注意力不够集中,读的速度很慢。所以在学生初默读时,可适当放低要求,延长默读时间,切勿操之过急,否则“欲速则不达”。如《三个儿子》一文,默读课文,回答课文:(1)图中的三个小朋友分别是谁?(2)老爷爷说的“只看见一个儿子”,是指哪个儿子?他为什么只看见了那一个儿子呢?教学时设计两次默读训练:第一次,让学生带着第一个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把有关句子划出来,然后大致理解:前两个儿子用翻跟头、唱歌等方式来赢得妈妈的欢心,减轻妈妈拎水的疲劳,而第三个儿子却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来帮助妈妈拎水,更能减轻妈妈的劳累。第二次,让学生默读妈妈提水的句子,要求边读边理解妈妈拎水的辛苦,思考:老爷爷对三个儿子的不同做法会怎么想?启发学生在读中理解,逐步弄清“老爷爷为什么只看见了那一个儿子呢?”

三、训练速读,提高默读效率

学生掌握默读基本技能后,默读时,不仅要通过语言文字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还要有一定的速度。训练时,根据读物的性质、学生已有的阅读技能,提出默读任务。在速度上也要有一定的要求,默读的速读加快了,对理解能力的提高也会起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尽可能采用各种方法,合理安排教学,集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与一体,培养学生默读的习惯,促进默读能力的提高。

1)默思。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默读的特殊作用,引导学生默读静思。如《慈母情深》一文人物形象的感悟可用默读来达成。默读时,学生眼看词句,心思其意,脑海中浮现意象。教师引导时分两大板块三个层级走:母亲(苦母——慈母——圣母);儿子(学子——孝子——圣子)。教师引导学生边默读边品味语言,发现文中的母亲是个“苦”母——母亲工作环境噪音大:“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温度高:“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经年累月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下,母亲脊背弯曲了,手指龟裂了:“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工作着实辛苦啊!其实每个家庭,每个母亲都很辛苦啊!五年级的学生能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来理解文中的苦母形象。在这基础上,指导默读,学生可轻易发现母亲是个“慈”母——无怨无悔供给孩子吃穿,这就是慈母。如此慈母,天下不计其数,但单靠“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能解放自己,解放孩子吗?继而引领学生认识母亲是个“圣”母——“爱孩子连母鸡都会”,高质量的爱是发现孩子的兴趣,点燃孩子的兴趣:“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的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书中自有“生产力”。读书,让孩子读书,就是为了解放生产力,解放千千万万个像母亲一样从事技术含量很低、流血流汗很多、经济收入很少的劳动者的生产力!母亲可能目不识丁,但是她懂教育;母亲不是作家,但是她成为了作家的母亲。这样的母亲,难道不是圣母?学生通过静思默想,进行再造想象,在“咀嚼”文本的过程中,有了这三个层级的对母亲的认识,文中母亲的形象怎能不打动学生的心呢?然后放手让学生去完成对文中儿子:“学子、孝子、圣子”的认识。这样留给学生静静品味、静静思考的空间,学生不仅读出了“苦母、慈母、圣母”的情深似海,同时还读出了“学子、孝子、圣子”的情满人间。慈母情深,不仅“深”在母亲单向度地朝儿子注射母爱,而且“深”在儿子理解母爱并“报得三春晖”。 这样的默读给学生留有亲近文本、展开对话的时空,让每个学生都与文本零距离接触,默读文本、品味文本。从一个句子、一个词、一个字乃至一个标点中去涵咏体味语言,真正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产生共鸣,达到心灵的融通,从而产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为其他形式对话的有效进行、精彩的动态生成提供必要的基础。

2)默背。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结尾处有这样一段话: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的小小的尸体上。……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那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那么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学军小学的陈跃老师是这样处理这一段的教学:他自己深情并茂地示范读了一遍,再让学生默默地读,静静地思,从这段文字当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之后,课堂出现了几分钟的沉默!在一片寂静中,孩子们的眼睛开始晶莹起来!尽管在这几分钟的时间里,教师和学生没有任何一个动作或者语言的交流,但可以断定的是在潜心文本、忘我入境的平静下,学生的纯真和善良在奔涌不息。此时,所有的语言都将显得苍白无力。在教给学生背诵的方法后,陈老师让学生在心里默默地背诵这一段话。(为避免课堂的“冷场”,在学生默背的时候,陈老师放了哀伤的音乐。)默背的速度虽然慢些,课堂上所花的时间多些,但从学生那一张张肃然悲伤的脸上可看出他们已经体察到了这段文字的悲剧美:在虚幻中曾经如此美丽又脆弱的幸福……初升的新年的太阳本应带给人们新的希望和温暖,然而,它今天首先照到的,却是一具小小的尸体!课堂表面风平浪静,学生内心实则机锋万变,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样的默背训练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处于这一段文字上,对提高学生默读能力很有帮助。

3)、“一目十行”地阅读。默读既要会精读,又要会速读。既要咬文嚼字,又要一目十行。信息时代对速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生平时的课外阅读也要有一定的速读,一目十行的功用已越来越显著。方法的掌握靠反复训练,训练得多了,就可以成为终生受用的习惯。

4)先默读再复述。可复述课文中的内容,也可选择一些短小、趣味性强的故事,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魔读后复述给别人听,看谁默读得快、复述得好。

四、海量阅读,养成默读习惯

曾有教育专家感慨:“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恐怕很难培养出大师级的人才!这与教育对象读书‘功利化’倾向不无关系。”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学问的大气、深厚是需要以广博的涉猎做基础的。

学生掌握了默读的技能,形成了良好的默读习惯。才有可能广博涉猎、增强底蕴、张扬个性。可谓“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默读,其实也造就了有“精神底气”的“读书人群”。从这样的角度来看,默读的意义已经超越语文学习的范畴了!

默读是一种“相视而笑,莫逆于心”的意境,是一种“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默契……可以获得一种如饮甘醇,久而弥笃的味儿;一种萦绕心头而又妙不可言的味儿。可谓于无声处听欢歌!

在学生基本掌握了默读的方法与技巧后,我们可试着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不断进行默读实践,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默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为了不加重学生的负担,教师尽量少布置语文书面作业,以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

每月可向学生推荐大量的适合学生阅读的童话故事、历险游记、科普短篇等读物,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并完成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分为两种:一种要求学生细细鉴赏,摘抄妙词佳句,写写读书感受;一种只要求了解大意,写出主要内容,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精读篇目。

思考才有智慧,宁静方能致远!新课标是灵动的,也是沉稳的。在新课标精美的华盖下,让我们始终保持一份清醒,返璞归真,为默读留一方晴空。因为,默读同样是阅读世界中不可或缺的风景

转载地址:https://blog.csdn.net/thy822/article/details/50515156 如侵犯您的版权,请留言回复原文章的地址,我们会给您删除此文章,给您带来不便请您谅解!

上一篇:理解C#垃圾回收机制
下一篇:teradata sql优化之qualify子句优化

发表评论

最新留言

网站不错 人气很旺了 加油
[***.192.178.218]2024年04月25日 06时04分11秒

关于作者

    喝酒易醉,品茶养心,人生如梦,品茶悟道,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 愿君每日到此一游!

推荐文章

spring boot 与 Ant Design of Vue 实现获取用户列表(二十七) 2019-04-27
spring boot 与 Ant Design of Vue 实现新增用户(二十八) 2019-04-27
spring boot 与 Ant Design of Vue 实现修改用户(二十九) 2019-04-27
spring boot 与 Ant Design of Vue 实现删除用户(三十) 2019-04-27
spring boot 与 Ant Design of Vue 鉴权体系登录的实现(三十一) 2019-04-27
spring boot 与 Ant Design of Vue 鉴权体系获取用户信息的实现(三十二) 2019-04-27
Druid连接池实现自定义场景的多数据库的连接 2019-04-27
CentOs7命令行(静默)的方式安装oracle数据库 2019-04-27
基于VMware安装CentOs7的镜像 2019-04-27
PL/SQL数据库管理工具的使用 2019-04-27
带你玩转属于自己的spring-boot-starter系列(一) 2019-04-27
带你玩转属于自己自己的spring-boot-starter系列(二) 2019-04-27
带你玩转属于自己的spring-boot-starter系列(三) 2019-04-27
基于SnowFlake算法如何让分库分表中不同的ID落在同一个库的算法的实现 2019-04-27
基于springboot的ShardingSphere5.X的分库分表的解决方案之分库解决方案(二) 2019-04-27
基于springboot的ShardingSphere5.X的分库分表的解决方案之分表解决方案(一) 2019-04-27
基于springboot的ShardingSphere5.X的分库分表的解决方案之关联查询解决方案(三) 2019-04-27
基于springboot的ShardingSphere5.X的分库分表的解决方案之基于seata的分布式事务的解决方案(十五) 2019-04-27
Linux文件管理参考 2019-04-27
FTP文件管理项目(本地云)项目日报(一) 2019-04-27